體適能(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 QPE 發展計畫:素養導向體育教材)

貳、素養導向單元教案示 例 壹 61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學習重點暨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第 2 節 本節重點:心肺適能-個人心肺適能處方 一、動員活動(Engagement)(10分) (一)點名,詢問身體狀況。 (二) 將全班分成六組,採同質性分組(性別、體型、身體能力相近者)。 (三) 動態伸展:在室內籃球場(體育館)的範圍內,自行決定熱身的方 式,操作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限時三分鐘,時間終了測量心跳率, 應達到每分鐘130。測量結果最接近者,全班給予歡呼。 二、實驗活動(Experiment)(22分) (一) 概念說明:回顧上節課的內容並介紹心肺適能之運動處方原則 (FITT): 1. 運動頻率(Frequency):每周運動的頻率,如:美國ACSM建 議的心肺耐力適能運動處方為每週3~5天/次(如慢跑、騎腳 踏車、游泳)。 2. 運動強度(Intensity):該次運動的強度,以心肺適能為例,建議 的強度為最大心跳率的60~80%。 3. 運動類型(Type):指動作或身體活動的種類,若要提升心肺耐 力適能,推薦的身體活動有:騎腳踏車、游泳、跑步等。 4. 運動持續時間(Time):指每次運動的時序時機,如:提升心肺 耐力適能的理想時間為每次20~60分鐘(ACSM、2006)。 (二)實驗任務說明與操作: 1. 以(同質性分組)小組為單位,共同規劃一套能持續10分鐘,強 度穩定介於最大心跳率60~80%的「身體活動」(可以是快走、 慢跑、登階、Tataba動作……)。 2. 同學需在3分鐘內規劃完畢自己的動作,或者自老師提供的建議 處方中選擇。 3. 需實際進行操作,並於操作結束後立刻測量並記錄「心跳率」及操 作的感受。 固定FITT原則當中的 F、I、T,讓學生利用 T(類型)的操弄來達 到所設定的運動效果。 過程中牽涉到操作方式 與I(強度)之關聯性 的探究(健體-U-A3)。 三、解釋活動(Explanation)(8分) (一) 小組代表介紹自己規劃的身體活動、說明實施成效(心跳率是否介 於設定的區間),以及成功或未有效達到目標的原因。 (二) 其他小組成員輪流擔任講評,提供與運動處方有關的回饋(如何控 制動作進行方式以達到預期的強度)。 四、闡述活動(Elaboration)(5分)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強度」的引響因素,如:為什麼同樣的動作,不同的 人操作可能會有不同的心肺適能效果(個人體能、體重、操作時動作大小、速 度……等影響)。 五、評價活動(Evaluation)(5分) (一)學生自我評估此次活動的投入程度。 (二) 學生填寫學習單,寫下自己有關「心肺適能的強度之控制」的方法。 應用動作發展、運用方 法和營養知識,設計適 合自己的運動處方,並 運用於生活當中(1cV-2)。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