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 QPE 發展計畫:素養導向體育教材)

82 三、素養導向學習活動:心肺適能(入門期) 編號:心肺適能(入門期)-1 活動目標: 能在體適能活動的過程中(前後)正確測量並記錄心跳率,並能說出安靜心跳率 與運動心跳率的差異及所代表之意義 如何進行活動 一、活動名稱:心跳時刻-測量心跳率的方法。 二、活動內容: (一)場地器材布置: 1. 場地:空地。 2. 器材:碼錶或手錶、圓形標籤貼紙、學習單、筆。 (二)操作方式: 1. 引起動機:請學生說說看,心跳何時會有變化?激烈運動時心臟怦怦 跳的感受為何? 2. 介紹測量心跳率方式簡易方法: (1) 橈動脈測量法: A. 位置:橈動脈位於手腕靠大拇指側的下方。 B. 測量心跳率時,將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併攏,輕壓在右手橈動脈處, 測量10秒鐘的心跳數,再將此數乘以6,即為每分鐘的心跳數。 (2) 頸動脈測量法: A. 位置:頸動脈位於氣管兩側(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處)。 B. 測量心跳率時,只要將頭微微往後仰,將食指與中指併攏,輕壓 在單側的頸動脈處,測量10秒鐘的心跳數,再將此數乘以6,即 為每分鐘的心跳數。 3. 發下學習單(如附件:心跳率測量紀錄表)及筆,依老師的指示,能 快速指出正確量測位置並感受脈搏的跳動。 4. 練習測量安靜心跳率。安靜時,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為幾次? 5. 學生於學習單上自選運動方式,運動1分鐘,結束立刻測量運動後心 跳率,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6. 請學生分享運動後身體的感受及心跳率的變化情形,比較運動前後的 差異;老師解釋安靜心跳率與運動心跳率對身體的影響。 7. 坐下休息數分鐘後,再測量緩和後的恢復期心跳率並記錄。 差異化(活動)安排 一、由學生自行決定能快速且明顯感受心跳率的測量位置。 二、提供標籤貼紙,依學習狀況決定是否需要黏貼,以為輔助教學。 三、提供三種不同強度的運動方式,由學生自行決定。 如何教/引導 教學/學習策略: 一、 測量前,教師發下標籤貼紙,請學生依教師提醒的脈搏位置引導語,試著找到測量位置,找到後可利用貼 紙來標記。亦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換檢查,是否能在貼紙標示的位置上找到脈搏。 二、 測量脈搏時,若有學生無法快速的找到脈搏位置,可以請老師或同學協助。建議學生若一時找不到橈動脈, 才選擇量較深層的頸動脈。確定所有學生找到脈搏後,才開始施測。 分期目標與素養導向體育 學習活動:體適能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