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 QPE 發展計畫:素養導向體育教材)

壹、設計理念 85 三、脈絡化 脈絡化在此包含兩層概念,其一為學習在何種「情境脈絡」底下發生,其二為學習者由初學到精熟的「發 展脈絡」。 學習之「情境脈絡」的安排要能符合學習者以及教材的特性,不能夠脫離該類運動/身體活動真實的情境 脈絡,才能最大化各類運動/身體活動的教育優勢特性。對此,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中以提供許多的指引。舉例 來說,當設計屬於「生長、發展與體適能」的「體適能」教學時,除了安排「各式體適能的練習」,還應該要 融入「問題解決、自我挑戰、自我目標設定與執行」等情境脈絡,才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體適能對自身生長發 展的幫助,同時發展個人化的體適能策略。 而歸屬於「競爭類型運動」的各項球類運動,除了各種「技能練習」之外,還需要透過「遊戲、比賽、小 組討論、合作執行戰術」等情境脈絡的安排,才能讓學生獲得諸如公平競爭、團隊合作……等關係的發展機會。 又或者,歸屬於「表現性運動」的體操、舞蹈和民俗運動,應該視情況安排「個人/小組創作、展演、欣賞與 表達」等情境脈絡,並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審美來進行個人最佳的展現,才能達到表現性運動所強調的 自我實現與個人展現。 另一方面,學習的「發展脈絡」源自於學習者在特定運動/身體活動之學習發展順序的考量,且須符合情 境化的要求。如下圖所示,分期目標提供了特定教材主題(如:排球低手傳球)的發展脈絡。不同於一般的運 動項目分級,QPE計畫所規劃的分期目標架構表除了分析「技能」的發展順序,還強調技能必須與相關的「知 識」與「情意」相搭配,並展現在合適的應用情境,以使學習者獲得與學習主題相關的整體性學習經驗。 低手傳球 能在練習/遊戲中與 同伴合作,以雙手由 下往上拋球動作(正 向、側向)進行不同 拋物線與落點的來回 傳球。 能在練習/遊戲中選 擇合適材質的球,與 同伴合作以低手傳球 至指定區域,或進行 連續傳球(允許球彈 地後再傳)。 能在練習/遊戲中透 過不同距離、方向、 高度的低手傳球練 習,將球傳到指定區 域,並與同伴合作進 行連續低手傳球。 能在練習/遊戲中根 據檢核指標持續檢視 與修正低手傳球動 作,以將球穩定地傳 至指定位置。 能在練習/正式比賽中判 斷情勢,精準控制低手傳 球方向與高度(如:接發 球、接扣球、修正球)。 並將球傳至有利位置,增 加我方攻擊機會與對方防 守難度。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