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
素養導向體育教材實驗成果
108年教學實驗成果【網/牆性球類運動】-新竹市龍山國小阮亮諭教師
- 觀看次數2301
- 108
- 5-6年級
- 競爭類型運動
- 網/牆性球類運動
- 排球
♠ 實驗教材:106-107年網/牆性球類運動:逗陣玩排球,黃志成(臺北市明湖國小)、葉仰道(新竹縣安興國小)。
- 實施階段:第三學習階段。
- 實施教案:逗陣玩排球。
- 心得省思:
本社群為體育素養導向教學社群,主要是針對108課綱健體領域內的素養導向體育教學課程進行教學設計與研討。結合健體輔導團資源,以「QPE精緻化素養導向體育教學」為實作參考,主要是以師大陳信亨老師成立工作坊,由工作坊教師撰寫教案,下學期鼓勵本校體育教師試作教材,教授完畢後進行反思並提供修正意見,以期使教材更加精緻與在地性。本學年操作下來,社群老師對於12年國教於素養導向體育教學確有更深入的認識,尤其對於球類教授跳脫以往單一項目(如:籃球、排球、、)的學習,改以大概念(如:挑戰型運動、競合型運動、表現型運動)來擴展學生的學習經驗,進而產生相似運動策略運用與學習遷移效果。社群老師經由討論與共備,對於公開觀議課的過程亦更加地有把握。
相較於傳統技能教授為主的體育課,「高年級牆網性球類」遊戲理解式所包裝的技巧更能獲得孩子們的喜愛與接受,活化體育教學是最大的感觸,但也省思在設計活動時,除了趣味化更應把技能學習巧妙融入教材之中。有別於自己所熟悉的教學模式,在運用別人所設計出來的教案,看似簡單易懂,但是自己實際操作起來,卻又有那麼一些些的不順,以下先就本次課程的反思說明:
一、 教材設計省思:
傳統教授排球運動,最難的莫過於初學門檻高、低手傳球控球不易、且手臂易痛降低學習意願等因素。因此,在理解式球類運動中,以簡易的遊戲與比賽,先讓學生理解排球比賽的基本比賽概念、場地概念、空間概念、移位概念,再回來練習排球運動所需要的技能。原先的設計是使用軟式排球,球體較輕、飛行速度較慢,學生在操作時較不會害怕,且較有時間可以思考要將球拋至何處(已方王牌或是對方漏洞);但是因為場地器材的限制,在前2節授課時,只能利用跑道及2面攔球網操作,在輪替次數與練習次數均不足的情況下,等待的時間拉長了,對技能與場地概念的學習亦較為薄弱。
二、 公開觀課省思
評估學生學習起點行為的落差極大,因此決定使用Dr.Green的「自我決定論」,其實與Mosston教學光譜中的「包含式」有些相似之處。皆是透過身體活動的自主權、勝任感,以及歸屬感,進而強化學生學習內在動機,提高學習意願。實際操作公開課時,麗媛老師基本上肯定使用「自我決定論」的企圖心,但也提出過於狹小的空間(只有一面羽球場和禮堂的舞台),放入過多的任務(10種),安全性是比較堪慮的;加上學生排球技能的差異大,分組後易受同儕及小團體的影響,反而不會真實選擇自己所能勝任的任務或程度,因此在活動進行時,較難看到學習的成效。
三、 學生學習省思
無軟式排球可借用,學生使用正式排球操作課程,在操作上面臨到一些困擾。基本上,熱身時的拋接球還算可以,但只要加入低手傳球動作,學生對排球的控制力立刻驟降;而拋接球時,在學生的身體反應與動作上,其實可看出較偏向於籃球運動的傳球。此時調整為更基礎的各種排球拋接球練習,效果反而比遊戲來得好。另外,排球運動最一開始的低手傳球,主要是練習將球往正前方的目標傳去,但是在本次的教案中,為了要讓每位學生都碰觸得到球,傳球方向往往是側面,對於排球低手傳球的技能連結是覺得稍嫌薄弱的。但是在低手傳球後,同隊的隊友迅速移位去接球,再轉拋給另一位隊友進行攻擊這樣的模式,以及彈地再接或再擊球的模式,確實有助於減緩球速與增加思考的機會。
四、 師生互動省思
教師角色的轉變,將指導者的角色放給各組別內選出的教練,教師的角色較偏向引導者,引導學生去思考如何利用打直的手臂,反彈排球到希望它飛往的地方或方向;在討論時也儘量鼓勵學生彼此的討論與互動。
另外附載本校另一位觀課與共備教師-彭健彰老師的感想及建議:
工作坊研發示例,本人給予肯定及感謝。但閱讀教案的過程中,確實有幾點讓本人覺得困難。
1、由於教案是詳案,由不同人撰寫,格式雖固定,但描述方式不一,字數很多、長篇累牘,看得眼花瞭亂。
2、有錯別字。
3、前言後語不一致。例如大風吹、炸彈飛,前面說4人一組,後面說5人進行,到底是幾人啊?
又例如:到底第四階段是「戲說場中技」還是「戲中技有品」,活動名稱不一致啊!
4、第三階段的「玩棒球學責任」,將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活動,十分難得可貴。可是別階段卻無相似設計,難免顯得突兀又多餘。
5、彙整的工作若無作好,難免讓人心生煩悶,以致閱讀教案更形困難,辜負了設計者的用心及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