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日本體適能應用程式體驗~資訊科技融入體育!
  • 觀看次數3789
  •   日本體適能應用程式體驗~資訊科技融入體育!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為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國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技能,規律運動習慣是影響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相關研究更發現,體適能增進不只對身體、心理有正面效益,對學習的正面影響更不容忽視,也就是「運動改造大腦」的觀念。   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理念是要「成就每一個孩子」,為了要讓每一位學生皆能達到核心素養基本門檻,尚須要輔以補救教學的推動。基於體適能知能對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對體適能較落後之學生實施補救教學有其必要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靜萍教授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水心蓓教授於2014年前往日本進行體育課程教學參訪時,了解體適能不佳是全球性的問題,受資訊科技進步與社會環境發展的影響,學生未從事規律運動的阻礙因素不外乎沒時間、沒場地、沒興趣、沒能力等。   基於上述面臨之問題,日本學者結合中小學教師,歷經10年發展了一套體適能數位學習教材系統(体つくり運動アプリ),依據不同體適能要素-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等設計了300個不同難易度的動作供學生選擇組合應用,可讓學生依據本身體適能能力、需求,自行選擇、組合設計符合個人需求之運動計畫。   此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日方應用程式開發代表團,桐蔭橫濱大學佐藤豊教授、廣島縣教育委員會清田美紀指導主事、東京國際大學木原慎介及開發商代表東稔先生,並募集到30位志願參加的小學教師一起實際操作體驗「體能運動APP」Episoode、 Episode1,並蒐集意見作為未來規劃相關作法之參考。   參與教師們分別體驗了以不同教學對象設計的初階體能訓練、身體伸展放鬆與增進體力等運動,並與人搭檔體驗操作、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計畫。活動過程中每位教師都全神貫注,氣氛輕鬆愉快。   日方特別強調,在開發動作設計上,特別注重安全保護,「如何不讓學生受傷」,運動防護的概念是時時刻刻都必須注意的。運用應用程式進行教學,運用平板便利攜帶的特性,配合校園無線網路,即可以讓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既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亦可兼作雨天備案,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效仿之處。   時間過得很快,活動結束時老師們都意猶未盡,詢問了很多關於日本的體育教學問題。特別再次感謝日本老師們的無私分享,利用短短周末的時間訪台與我們交流。   雖然活動前幾天因有颱風影響,部分老師們無法到場參與相當可惜,但接下來我們會持續思考如何規劃推動,亦感謝當天參與的老師們的寶貴意見,希望我們能夠一起促進臺灣的體育教學,讓臺灣變得更好!
    • 1-2年級,3-4年級,5-6年級,10-12年級
    • 生長、發展與體適能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 日期2025.07.17
  • 觀看次數4803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感謝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科員、教授與老師們的熱情參與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王力恆科長的致詞更深刻地強調體育教學與體育素養的重要性。科長提到「體育素養是最近非常關注的議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的教育,我們希望讓學生認識身體,培養帶著走的能力跟技能」。 藉由跨足競技運動和全民運動,全面提升了校園活力展現 這次活動邀請到 臺北市北投國民中學 張淑美老師 新北市後埔國民小學 蕭明芳老師 新北市屯山國民小學 鄒惠娟校長 臺中市石城國民小學 周昆佑主任 透過老師們的深刻見解和成功實踐,探索「素養導向」以及「模組與體操2.0」如何引領教育新風潮 素養導向推動 深入瞭解素養在學生成長中的關鍵角色,實踐素養導向教學時的經驗,以及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與學習動機,培養孩子們全面發展的能力。 模組與體操2.0學校成果的分享 深入介紹模組與體操2.0在學校中的實際成果,分享成功的教學案例,透過創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計畫中,我們不僅關注課堂上的競技運動,更著重於培養學生認識身體、培養運動技能的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受益的學習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讓我們一同努力促進國內體育發展! 希望這次活動能帶給大家許多收穫,並期待未來大家能共同努力,為體育教育的發展貢獻更多精彩! #體育課好好玩 #QPE計畫 #體育 ##成果發表會 #112年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
    111/09/21 【全國體育教師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 日期2025.07.17
  • 觀看次數12346
  • 9/21 體育課好好玩- 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教練 我想要打籃球!」⁡ ⁡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如何讓每個的孩子都能開心的享受打籃球的樂趣是很多老師的煩惱。⁡ 那麼正在煩惱的您⁡ 一定要點進來看這篇 因為今天的場地研習就邀請到板橋的楊幸鈞老師來幫大家解惑了!⁡ ⁡ 楊老師今天分享了利用「能力分組」 ,針對每個孩子個別能力的差異化,來客製化適合他們的訓練。⁡ ⁡ 以投籃訓練為例,可以分成簡(籃下)-中(中距離)-難(三分球)三個等級,⁡ 投進籃下可獲得一個夾子;投進中距離可獲得兩個夾子;投進三分線可獲得三個夾子,最後夾子一樣多的學生一組,老師即可針對不同的組別做出難易度不同的教學內容,讓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更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和測驗。⁡ ⁡ 這樣能力較不足的孩子不會有跨關打怪的壓力,也不會讓能力較好的學生一直有降級打怪的無聊感,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打籃球⁡ ⁡ 而除了楊老師的分享外以外,今天的研習會還做了很多演練的教學小活動,讓來參加研習的老師以學生的角度實際體驗活動,了解學生的感受,回去教學的時候才可以更快上手⁡ ⁡ 感謝今天所有老師的熱情參與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小編也幫大家紀錄了大家滿滿的英姿喔 快來一起欣賞自己揮灑汗水的時候是多麼美麗帥氣吧⁡ ⁡

    聯絡資訊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發展
    學校體育課程
    與教學QPE發展
    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
    體育教學模組
    教師認證
    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廣
    國民中小學體操
    教學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