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08年教學實驗成果【網/牆性球類運動】-臺北市北投國中張淑美教師
  • 觀看次數2876
  • ♠ 實驗教材:106-107年網/牆性球類運動:排球玩很大,鍾開雲 (高雄市岡山國中)。 ♠ 教學實驗教案與心得 實施階段:第四學習階段。 實施教案:排球玩很大。 心得省思: 本次教學實驗的課程排球的高手托球在本校高手托球課程在八年級的課程計畫中,本人的授課班級都是七年級,原定 5/16 公開授課,因遇本校七年級辦理裡校外教學,故擇八年級非自己授課班級來實施,在本次課程中的方反思如下:1. 公開觀課省思本次的公開觀課因為非自己的授課班級,所以對於學生的熟悉度並沒有那麼好,再加上教學實驗專業社群的成員、本校其他體育教師、北市健體輔導團成員及他校教師,約 20 位觀察者在旁邊觀察以及一起學習,所以對於學生而言,確實會造成一點影響,學生的表現相對比較彆扭一點, 雖然教學者本身已經辦理多次的公開授課,但因為多人一起參與,在教學上也有點緊張。2. 教材設計省思本次課程的教材設計內容相當好,透過 Play 教學策略讓學生了解網牆性運動,因為排球運動在國中階段學生對於怕痛的經驗很深,所以學生的喜愛程度並不佳,透過遊戲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排球的活動當中能夠更快的接受排球與喜愛,也許設計者所處的學校學生在排球能力上特佳,在活動操作上難度較高,所以讓教學者有一些改變的空間。此教材的難易度適合本次公開授課的學生,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理解,從高手托球基本動作複習到薪火相傳挑戰,學生都能夠快速掌握概念並且應用到對抗上,因為授課班級並不是自己的班,所以在每個學生的程度上並不是太過了解,僅能抓出幾位能力較佳的同學,在高手托球上,學生的表現男生優於女生,但是經過小組討論及同儕的教學,還是可以看到學生是有進步的。3. 學生學習省思本次的教材難易度適合學生學習,但是仍然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因為學生在高手托球動作上個別差異大,要每位學生能夠確實做出正確動作,所以還是具有挑戰性。因為修正教材上的內容,在第一次的薪火相傳活動中,允許學生擊球完畢後隨即往後移動,所以若是要能夠讓更多學生可以有參與的機會,如果不移動位置,可能永遠都是前幾位學生在操作,後面的同學永遠都碰不到球的狀況,所以為了增加每位同學都有擊球的機會,所以修正為擊球後隨即往最後面移動,在引導學生提問討論,教師必須要有一定提問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選擇合適的領袖帶領小組討論分享會使討論更有效,並且要將時間拉長,才能看到這樣概念是引導與技能培養綜合之下的成果。4. 師生互動省思教學者與學生互動佳,在這次的 QPE 計畫中,希望透過引導者的角色,且有別於以往權威的教師角色,讓學生可以主動的提出想法,以往都是由授課教師主導學生的學習狀況,經由分組討論與回饋,讓學生能夠表達在學生中獲得的知識與同儕提出共同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分組討論時,授課者會進入聆聽每一組的討論,並適度的給予提醒,讓討論能夠更有效,在最後回饋時,部分同學也是能夠明確的給予答案,希望持續透過這樣的引導教學,讓學生都能達成自主學習、互助共好。5. 班級經營省思因為在前面試上其他班級並未使用音樂,在實際公開授課當天使用音樂,顯得學生在活動時有些亂,且活動空間也不夠大,所以在音樂的使用教學者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也許學生因為太多的觀察者觀察,所以學生顯得有點彆扭,所以教學者一直利用不同方式鼓勵學生,讓氣氛更熱絡! 例如:在活動比賽時會幫學生喊聲加油,凝聚團隊氣氛,也會適時在提醒高手托球的動作,讓能夠更增加成功的經驗,810 班級在七年級時也曾經讓授課者實施公開授課,對於學生雖然不是陌生階段,但也未到非常熟悉等級,但學生的整體表現真的讓觀課教師們稱讚乖巧、認真。
    • 7-9年級
    • 競爭類型運動
    108教學實驗成果【田徑】-臺北市國語實小謝育臻教師
  • 觀看次數2410
  • ♠ 實驗教材:106-107年田徑:跑者「圓廣場」,陳萩慈(臺北市松山高中)、李雅燕(新北市海山國小)。 ♠ 教學實驗教案與心得 實施階段:第三學習階段。 實施教案:跑者「圓廣場」。 心得省思:   透過QPE實驗課程的進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運用情境式的暖身活動,學生很快就進入體育課程的學習,本節課以你追我跑的活動進行暖身,讓學生體會加速跑的感覺,在活動當中也可以學習接力助跑的方法。在主要教學目標運用兩種不同的傳接棒方式進行教學。在活動結束後讓小組進行討論,選擇在練習時感覺較好的接力方式。經過小組討論後,讓學生進行分組遊戲比賽。最後讓小組分享他們為什麼要選用這樣傳接棒方式,說出他們的方法。學生在進行完課程之後,共同討論出在校慶運動會時,班際大隊接力比賽,班上所要使用的傳接棒方式,並且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練習。   QPE體育課,結合了十二年國教課程設計的原則,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結合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注重學習歷程、方法與策略及鼓勵實踐力行的學習策略。不僅提升了學生上體育課的動機,學生在學習也更有自信,對於傳接棒的動作要領也更加了解。最重要的也提升了傳接棒的身體能力。由此可見,情境式的體育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喜歡體育課,運用遊戲的方式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小組互動,並且學會分享討論所學到體育課的知識。 教學提醒: 1.活動空間要規劃,這樣才有安全的活動場地。 2.遊戲跑步的路線要清楚,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受傷。 3.要遵守秩序。 4.學習小組討論與分享成功經驗。
    • 5-6年級
    • 挑戰類型運動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 日期2025.03.27
  • 觀看次數3717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感謝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科員、教授與老師們的熱情參與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王力恆科長的致詞更深刻地強調體育教學與體育素養的重要性。科長提到「體育素養是最近非常關注的議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的教育,我們希望讓學生認識身體,培養帶著走的能力跟技能」。 藉由跨足競技運動和全民運動,全面提升了校園活力展現 這次活動邀請到 臺北市北投國民中學 張淑美老師 新北市後埔國民小學 蕭明芳老師 新北市屯山國民小學 鄒惠娟校長 臺中市石城國民小學 周昆佑主任 透過老師們的深刻見解和成功實踐,探索「素養導向」以及「模組與體操2.0」如何引領教育新風潮 素養導向推動 深入瞭解素養在學生成長中的關鍵角色,實踐素養導向教學時的經驗,以及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與學習動機,培養孩子們全面發展的能力。 模組與體操2.0學校成果的分享 深入介紹模組與體操2.0在學校中的實際成果,分享成功的教學案例,透過創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計畫中,我們不僅關注課堂上的競技運動,更著重於培養學生認識身體、培養運動技能的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受益的學習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讓我們一同努力促進國內體育發展! 希望這次活動能帶給大家許多收穫,並期待未來大家能共同努力,為體育教育的發展貢獻更多精彩! #體育課好好玩 #QPE計畫 #體育 ##成果發表會 #112年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
    111/09/21 【全國體育教師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 日期2025.03.27
  • 觀看次數11164
  • 9/21 體育課好好玩- 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教練 我想要打籃球!」⁡ ⁡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如何讓每個的孩子都能開心的享受打籃球的樂趣是很多老師的煩惱。⁡ 那麼正在煩惱的您⁡ 一定要點進來看這篇 因為今天的場地研習就邀請到板橋的楊幸鈞老師來幫大家解惑了!⁡ ⁡ 楊老師今天分享了利用「能力分組」 ,針對每個孩子個別能力的差異化,來客製化適合他們的訓練。⁡ ⁡ 以投籃訓練為例,可以分成簡(籃下)-中(中距離)-難(三分球)三個等級,⁡ 投進籃下可獲得一個夾子;投進中距離可獲得兩個夾子;投進三分線可獲得三個夾子,最後夾子一樣多的學生一組,老師即可針對不同的組別做出難易度不同的教學內容,讓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更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和測驗。⁡ ⁡ 這樣能力較不足的孩子不會有跨關打怪的壓力,也不會讓能力較好的學生一直有降級打怪的無聊感,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打籃球⁡ ⁡ 而除了楊老師的分享外以外,今天的研習會還做了很多演練的教學小活動,讓來參加研習的老師以學生的角度實際體驗活動,了解學生的感受,回去教學的時候才可以更快上手⁡ ⁡ 感謝今天所有老師的熱情參與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小編也幫大家紀錄了大家滿滿的英姿喔 快來一起欣賞自己揮灑汗水的時候是多麼美麗帥氣吧⁡ ⁡

    聯絡資訊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發展
    學校體育課程
    與教學QPE發展
    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
    體育教學模組
    教師認證
    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廣
    國民中小學體操
    教學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