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08教學實驗成果【競爭類型運動I】-新北市頂溪國小林羿君教師
  • 觀看次數1739
  • ♠ 實驗教材:106-107競爭類型運動I:「排「排」隊,向前看齊,謝玉姿(新竹市東區建功國小)、葉仰道(新竹縣竹北市安興國小)。 ♠ 教學實驗教案與心得 實施階段:第一學習階段。 實施教案:「排「排」隊,向前看齊。 心得省思: 本單元試教以本校一年級五個班作為教學對象,依據各班能力及場地做微調(如最後兩節的熱身活動因使用場地不同而選擇不同熱身遊戲)。 第一節 神射手(拋接) 上課場地大小的不同,在活動空間的安排依照學生人數調整,如兩人移動拋接活動調整為一組不動一組輪轉拋接,及神射手拋籃距離調整;在熱身活動,從桌球持拍穩定平衡、網球(自拋自接、兩人一組拋接)到排球拋活動,球由小變大,在活動中教具轉換的過程要注意學生排隊秩序與安全。 第二節叫叫圓(走動式拋接) 分組隨機穿上號碼衣,可以快速分組及了解自己的組別名稱(顏色、序號)減少分組衝突。 第三節一條龍(戰術應用) 在「人不動球動」活動中以起始點固定,組員自己安排距離,最快到達終點者獲勝,一年級學生能在第二次活動清楚了解活動內容並作出調整距離,依學生能力作調整。而在「人動、球也動」拋接活動中,經過戰術討論(L)過程後,學生表現提升,並會自我要求希望能再次挑戰。 第四節 旗海飄飄賽(隔網賽戰術應用) 因場地大小不同,課程作調整,當只有一個場地可以使用隔網賽,兩隊比賽時,其他兩隊進行觀摩賽;換場時,其他兩隊比賽時,剛比賽完的隊伍討論戰術後,再次進攻與防守。當兩個場地可同時進行比賽,亦同時討論;返回比賽時間較快。
    • 1-2年級
    • 競爭類型運動
    110教學實驗成果【籃球】-洪維辰、陳冠傑/新竹縣竹東鎮大同國民小學、張小蓓/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 觀看次數2257
  • ♠單元名稱:控球個人能力及團隊攻防戰(國小高年級組) ♠教材來源/參考:108年陣地攻守性球類:第四學習階段:王文妤 ♠實施階段:第三學習階段(國小高年級)。 ♠教學實驗教案與心得 一、教學心得 (教師在執行教學目標/活動中所遇到的狀況、因應方式、學生學習成效…等) 在進行第一節:進階—控球技巧練習時,透過球球是道的暖身活動,讓學生在動態運球和趣味思考上找到同性質的夥伴,過程中主要是趣味性元素較多,技術難度層面較低,透過活動讓高年級學生平時的小群體分散。因為任務性質上會與不同性別的同學搭配,可能也因任務需要而組合與平時相處習慣不同的同學,藉此活動增加交流機會,在活動中,教師主要提醒同學運球的高度及位置誤過高,避免球的控制失去運球練習的意義。學生進行的情況良好,可以從任務中進行較多的溝通互動,同學間也紛紛發現原來彼此之間有許多共同點,再次加深認識,互動過程愉悅。 鳩佔鵲巢活動實施狀況良好,學生投入效果佳,因為每位學生都會擔任到進攻和防守的角色,通常在進行一輪後,透過觀察與不同角色任務的揣摩,學生在奪球的假動作和對進攻者的腳步判斷上開始更敏銳,第二輪開始奪球成功率提升不少。此活動可以與第二節的暖身活動-守護神旗交換。一開始可以先以徒手進行,在時間內進攻方練習晃人、腳步變換、轉身擺脫等假動作,動作熟悉後再讓學生加上運球。在此活動中,教師可以帶到進攻與防守技術性規則,防守與進攻方必須遵守圓柱體原則與垂直性原則在正規籃球比賽中,球員有權占有對手尚未占據的位置(圓柱體)。比如說球員所站在的地板空間,從中假想出的圓柱體(範圍前從球員的手掌開始,後至球員的臀部位置,側面則是手臂和腿的外側),以及球員垂直起跳後身體與地板呈現的空間。 二、教學提醒 (未來要執行相關教學時的注意事項/建議…等) 在勇闖陣地的活動中,主要增加控球者觀察與應變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運球行進時速度快慢的控制,除了直線突破,還可配合橫移。為了閃過敵隊的軟球干擾,學生若是運球未注意前方或低著頭只看球,很容易就會被軟球攻擊而出局。在此,要特別提醒先擔任擲軟球的一方,軟球的高度只可用彈地球或滾地方式,不可故意攻擊運球者腹部以上的位置。對於運球者的提醒,或有低分組的學生控球能力較弱,習慣運球時一直盯著球害怕掉球失誤,而未注意前方狀況,踩到軟球就有不慎跌倒的可能。 在第二節守護神旗的練習時,進攻學生四人站在中線上運球向前設法奪旗,實施中,發現奪旗的四位學生為了要奪下旗子較容易忽略護球動作,而被防守者抄掉,成功率不高。在防守方守護旗子不被奪走的同時,也怕旗子沒有成功守住,使得防守動作太過激烈。建議可以設定防守方四人可移動的範圍(擺放圓型標誌墊,設定滑一步的距離為活動範圍),在時間的控制上改成30秒較適合。 整體而言,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籃球進階課程的設計,必須兼顧趣味性和技術性原則是不容易的,教師必須從設計比重中有所權衡。在課程中,希望看到學生在首輪比賽後有小組的溝通討論,主要討論的用意是期待學生能針對前一次比賽時的問題進行修正或有因應的戰術及策略,接著,再進行第二次嘗試。本次試教中,教學者關注每一組學生的討論情況,發現效果不盡理想,於短時間內學生討論的產出和激盪有限,且必須經過引導和長期練習下才能有一定的討論品質,若是給予較多的時間進行討論,時間不夠又會壓縮到第二次競賽的時間。最後,關於每堂課的自評表,是一個很好讓學生自我瞭解學習歷程的方式,也能讓教學者透過學生自評看到平時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中分組群體的學習情形,而有更客觀的評量依據。
    • 5-6年級
    • 競爭類型運動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 日期2025.06.13
  • 觀看次數4277
  • 112年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感謝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科員、教授與老師們的熱情參與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王力恆科長的致詞更深刻地強調體育教學與體育素養的重要性。科長提到「體育素養是最近非常關注的議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的教育,我們希望讓學生認識身體,培養帶著走的能力跟技能」。 藉由跨足競技運動和全民運動,全面提升了校園活力展現 這次活動邀請到 臺北市北投國民中學 張淑美老師 新北市後埔國民小學 蕭明芳老師 新北市屯山國民小學 鄒惠娟校長 臺中市石城國民小學 周昆佑主任 透過老師們的深刻見解和成功實踐,探索「素養導向」以及「模組與體操2.0」如何引領教育新風潮 素養導向推動 深入瞭解素養在學生成長中的關鍵角色,實踐素養導向教學時的經驗,以及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與學習動機,培養孩子們全面發展的能力。 模組與體操2.0學校成果的分享 深入介紹模組與體操2.0在學校中的實際成果,分享成功的教學案例,透過創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計畫中,我們不僅關注課堂上的競技運動,更著重於培養學生認識身體、培養運動技能的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受益的學習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讓我們一同努力促進國內體育發展! 希望這次活動能帶給大家許多收穫,並期待未來大家能共同努力,為體育教育的發展貢獻更多精彩! #體育課好好玩 #QPE計畫 #體育 ##成果發表會 #112年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整合推動總計畫成果發表會
    111/09/21 【全國體育教師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 日期2025.06.12
  • 觀看次數11788
  • 9/21 體育課好好玩- 增能研習-陣地攻守(籃球) 「教練 我想要打籃球!」⁡ ⁡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如何讓每個的孩子都能開心的享受打籃球的樂趣是很多老師的煩惱。⁡ 那麼正在煩惱的您⁡ 一定要點進來看這篇 因為今天的場地研習就邀請到板橋的楊幸鈞老師來幫大家解惑了!⁡ ⁡ 楊老師今天分享了利用「能力分組」 ,針對每個孩子個別能力的差異化,來客製化適合他們的訓練。⁡ ⁡ 以投籃訓練為例,可以分成簡(籃下)-中(中距離)-難(三分球)三個等級,⁡ 投進籃下可獲得一個夾子;投進中距離可獲得兩個夾子;投進三分線可獲得三個夾子,最後夾子一樣多的學生一組,老師即可針對不同的組別做出難易度不同的教學內容,讓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更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和測驗。⁡ ⁡ 這樣能力較不足的孩子不會有跨關打怪的壓力,也不會讓能力較好的學生一直有降級打怪的無聊感,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打籃球⁡ ⁡ 而除了楊老師的分享外以外,今天的研習會還做了很多演練的教學小活動,讓來參加研習的老師以學生的角度實際體驗活動,了解學生的感受,回去教學的時候才可以更快上手⁡ ⁡ 感謝今天所有老師的熱情參與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小編也幫大家紀錄了大家滿滿的英姿喔 快來一起欣賞自己揮灑汗水的時候是多麼美麗帥氣吧⁡ ⁡

    聯絡資訊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發展
    學校體育課程
    與教學QPE發展
    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
    體育教學模組
    教師認證
    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廣
    國民中小學體操
    教學推廣